单位拖欠工资和社会保障逾期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赔偿。1.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试图达成和解协议。2.协商无效,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也可以向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024-05-30 57 拖欠工资,欠工资,工资,社保
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劳资纠纷,
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劳资纠纷,
劳动者面对被拖欠长达5年的工资,不仅有权利,更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来要求雇主支付他们应得的工资。在我国,劳动法不仅规定了雇主支付工资的义务,而且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明确规定,雇主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且足额地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一旦雇主违反了这一规定,拖欠工资,劳动者便有权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1、搜集证据
在追讨工资的过程中,证据的搜集至关重要。证据可以证明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以及雇主拖欠工资的事实。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工资单、银行流水记录、工作证明等。如果这些证据缺失,劳动者可以通过与雇主的沟通记录、同事的证言等方式补充证据。
2、与雇主协商
在搜集到足够的证据后,劳动者应尝试与雇主进行协商。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应保持冷静,避免冲动行为。通过协商,劳动者可以向雇主提出要求支付工资的合理主张,并解释为什么雇主应该支付工资。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这将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3、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与雇主的协商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劳动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可以咨询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可行的法律途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劳动者可以要求雇主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能获得赔偿。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单位拖欠工资和社会保障逾期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赔偿。1.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试图达成和解协议。2.协商无效,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也可以向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024-05-30 57 拖欠工资,欠工资,工资,社保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包括拖欠工资,通常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
2024-05-29 33 拖欠工资,欠工资,工资,起诉
停工留薪期间,员工原有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原有的工资福利待遇是指工资总额加上福利。员工因工伤致残,根据伤残等级,工伤保险基金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贴,并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2024-05-29 43 工资
一般来说,劳动争议需要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劳动者只以支付工资为诉讼请求,有相应的欠条证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需仲......
2024-05-28 46 拖欠工资,欠工资,工资,起诉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即使后来补发了工资,劳动者仍有权要求赔偿。用人单位扣除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依照规定要求赔偿。用人单位除应全额支付拖欠工资外,还应增加相当于拖......
2024-05-23 56 工资
单位生育津贴通常不与工资一起支付。生育津贴是职工在产假期间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的工资补偿。工资是用人单位根据职工正常工作时间支付的报酬。它们在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应......
2024-05-22 44 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