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婚姻家庭 > 正文

离婚后孩子怎么样才可以跟母亲姓,离婚后孩子怎么办?

法临说法 律师已认证婚姻家庭2021-08-31 14:21 0
蒋隽哲律师
蒋隽哲 律师

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劳资纠纷,

蒋隽哲律师
蒋隽哲 律师

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劳资纠纷,

夫妻离婚后最头疼的是儿童监护权问题和财产分配问题。关于离婚后孩子怎么样才可以跟母亲姓有关的问题,下面法临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

离婚后孩子怎么样才可以跟母亲姓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啊,你们夫妻商量就可以了.离婚后孩子改姓是可以的。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后,其姓名是经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变更,也应由父母双方协商一致。父母离婚,任何一方无权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

离婚后孩子怎么办

离婚后小孩怎么办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彼此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标签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婚姻法》第36条第2、3款规定:“离婚后,父母针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中的孩子,以哺乳中的母亲养育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彼此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彼此的具体情况判决。”199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以下简称《子女抚养意见》)中对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些相关规定,父母离婚时,子女抚养归属问题分别处理

1.哺乳期间的子女

尽管实际生活中婴儿的哺乳期因人而异,但子女抚养意见规定2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司法实践中通常将哺乳期间的子女理解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父母离婚时,哺乳中的孩子通常和母亲一起生活,但母亲有以下情况之一,可以和父亲一起生活:

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病和其他严重疾病,孩子不应该和他一起生活。

母亲有养育标签,父亲要求孩子生活。

由于其他原因,孩子确实不能和母亲一起生活。例如,母亲的生活环境明显不利于孩子的抚养,母亲的作业性质特殊,不容易抚养孩子的母亲违法犯罪,不利于抚养孩子等。

父母彼此协议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

2.哺乳期后的子女

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对于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归属问题,如果父母双方协商无效的话,由人民法院综合子女的权益、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标签等各方面的因素来判决。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绝对优先直接抚养标签

父母互相要求孩子生活,父母方面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可以优先考虑不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失去生育能力的孩子随着生活时间的增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其他孩子,另一方面有其他孩子的孩子随着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另一方面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2)相对优先直接抚养标签

《儿童抚养意见》第四条规定,父母抚养儿童的标签基本相同,彼此要求儿童与其一起生活,但儿童多年与祖父母或祖父母一起生活,祖父母或祖父母要求儿童照顾孙子或孙子

(3)考虑子女意见。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通常具有一定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可以表达自己的意志,因此《儿童抚养意见》第五条规定,父母互相对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儿童与父母的生活发生争执应考虑儿童的意见。

(4)协商轮流抚养孩子。未成年人除了归父母一方直接抚养外,也能考虑由父母彼此轮流抚养。《子女抚养意见》第6条规定,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彼此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能够准许。

如果在离婚时夫妻彼此都拒绝直接抚养子女或是争抢直接抚养子女,根据《子女抚养意见》第20条的规定,在离婚诉讼期间,能够先行裁定暂由一方直接抚养,以保障离婚诉讼的顺利进行。

关于本站:法临海量律师平台已认证,汇聚执业多年律师团队,办案经验丰富,专业律师精准解答您的问题,问律师最快10秒响应!法律问题免费在线提交,律师在线回复,智能推荐擅长领域已认证律师为您服务。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浏览更多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的选择!
极速咨询 资质认证 精准解答 及时回复
关于本站:法临海量律师平台已认证,汇聚执业多年律师团队,办案经验丰富,专业律师精准解答您的问题,问律师最快10秒响应!法律问题免费在线提交,律师在线回复,智能推荐擅长领域已认证律师为您服务。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浏览更多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的选择!
极速咨询 资质认证 精准解答 及时回复
法临说法 Powered by 4.6.2 2009-2024 ©Xunruicms Inc. 法临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106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