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交通肇事逃逸:主观构成是什么?

法临说法 律师已认证交通事故2022-10-26 14:49 0
蒋隽哲律师
蒋隽哲 律师

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劳资纠纷,

蒋隽哲律师
蒋隽哲 律师

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劳资纠纷,

主观方面:是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救援义务和逃避责任调查。这种动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

虽然交通事故犯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但只有在逃逸行为方面,才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知道肇事行为,并有直接的逃逸意图,才构成交通事故后的逃逸。

因为从主观上看,犯罪的恶意性很小,是对现场后果的恐惧造成的。但毫无疑问,它的逃逸行为是直接和故意造成的。

因此,无论如何,行为人都必须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于本站:法临海量律师平台已认证,汇聚执业多年律师团队,办案经验丰富,专业律师精准解答您的问题,问律师最快10秒响应!法律问题免费在线提交,律师在线回复,智能推荐擅长领域已认证律师为您服务。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浏览更多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的选择!
极速咨询 资质认证 精准解答 及时回复
关于本站:法临海量律师平台已认证,汇聚执业多年律师团队,办案经验丰富,专业律师精准解答您的问题,问律师最快10秒响应!法律问题免费在线提交,律师在线回复,智能推荐擅长领域已认证律师为您服务。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浏览更多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的选择!
极速咨询 资质认证 精准解答 及时回复
法临说法 Powered by 4.6.2 2009-2024 ©Xunruicms Inc. 法临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106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