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诉讼时效中断,已经过去的时效期将无效。如果中断后消失,则需要重新计算诉讼时效。对于权利人来说,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力优于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后果。毕竟,诉讼时效中止的...
2022-04-20 0 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中断
法律制度对不适用于诉讼时效的规定非常详细。虽然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但并非所有请求权都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然而,这里也建议民事主体在侵犯合法权益后尽快收集证据,因为限制并不意味着证据不会丢失。那么七种不适用诉讼时效范围情形有哪几种?下面随着法临说法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五)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六)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七)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诉讼时效是以权利人不行使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事实状态为前提的,与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一致。同时,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失去的不是向法院起诉的权利,而是权利人失去了通过诉讼获得救济的权利,法院不再保护其权利。因此,权利人的实体请求权在诉讼时效完成后被消除,而不是程序请求权。因为实体上的请求权是权利人胜诉的依据,所以也叫胜诉权。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债权请求权适用于诉讼时效,除下列情况外:
1.本金利息返还请求权,一般存款人可随时要求银行支付。如有诉讼时效限制,存款人要求支付将造成严重不利,容易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2.购买国债和企业债券一般是基于对国家或企业的信任。使用诉讼时效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3.未缴出资人的支付:诉讼时效不适用于出资请求权,否则不利于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对外开展业务,因此不能对外承担责任。
标签: 诉讼时效
延伸阅读
一旦诉讼时效中断,已经过去的时效期将无效。如果中断后消失,则需要重新计算诉讼时效。对于权利人来说,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力优于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后果。毕竟,诉讼时效中止的...
2022-04-20 0 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中断